|
在小鼠模型中,人源化小鼠指的是将人的细胞、组织和器官移植给免疫缺陷小鼠,或是表达人类基因的小鼠,从而达到在小鼠中重建人类免疫系统的目的。那么,人源化小鼠模型建立方式有哪些?下面就让小编来为大家简单介绍下:
据了解,早期的人源化小鼠模型的建立多是通过移植人细胞或组织至免疫缺陷小鼠来实现的。最早要追溯到1962年应用无胸腺裸鼠,然后是1983年因Prkdc基因缺失的SCID小鼠及1995年NOD-SCID小鼠的应用。然而,免疫缺陷小鼠应用的真正突变性进展发生在2000年早期。
目前,通过将人细胞及组织移植到免疫缺陷小鼠体内,实现人源化小鼠模型建立的方式,由于其操作过程相对简单,效率高,且成本低,所以用该方法建立的模型已经广泛应用于人感染性疾病,癌症,再生医学,移植与宿主,过敏和免疫等领域的基础与临床前实验动物模型的研究。
总之,人源化小鼠模型为研究那些具有种系特异性致病源,即需要人组织而发挥其感染及复制功能,提供了机会与可能性。通过移植人免疫细胞至免疫缺陷小鼠,可以使许多人特异性致病源发挥感染作用。当然,根据需要研究解决问题的不同,需要结合不同的小鼠品系和移植方法,选择最为优化动物模型。目前,人源化小鼠已经有应用于包括HIV,登革热病毒,EB病毒,流感病毒,伤寒/沙门氏菌,结核杆菌,埃博拉病毒,疟疾,败血症等感染性疾病的研究报道。
关于人源化小鼠模型建立方式,小编就先为大家介绍到这里。总之,该小鼠模型的应用范围十分广泛,作为有效的临床前研究工具,它为未来新药开发与应用创造了条件。更多模型特征与应用,大家可以通过集萃药康的官网来进一步获悉。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