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特应性皮炎(Atopic dermatitis, AD)是一种慢性皮肤疾病,其主要症状为发痒、红疹和鳞状病变。为了更好的研究特应性皮炎,研究者在小鼠上开发出多种特应性皮炎的动物模型。那么,特应性皮炎小鼠模型主要有哪几种?下面就让小编来为大家介绍下:
特应性皮炎的动物模型包括:利用上皮敏感性抗原、半抗原等增强皮肤敏化引起的AD模型;基因工程小鼠AD模型;自发AD小鼠模型等。
特应性皮炎小鼠模型诱导方法:
1、化学诱导: DNCB(2,4-二硝基氯苯):常用的致敏剂,能诱导强烈的湿疹样反应。
2、MC903(卡泊三醇):一种维生素D3类似物,可通过皮肤外用诱导湿疹样皮炎。
3、蛋白诱导: OVA(卵清蛋白):通过皮下注射和局部涂抹卵清蛋白,联合使用免疫佐剂(如氢氧化铝),可以诱导湿疹样反应。
4、转基因小鼠:通过基因工程手段,生成特应性皮炎易感小鼠模型,例如IL-4过表达小鼠。
无论是小分子药物,还是针对创新型靶点的抗体药,亦或是微生物疗法,都需要进行严谨的临床前体内研究,一个合适的动物模型无疑成为药物研发过程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集萃药康凭借丰富的模型构建经验,已成功构建了多种AD动物模型,针对不同药物的作用机制可匹配不同的模型,用于药物研发阶段有效性验证。
关于特应性皮炎小鼠模型种类,小编就先为大家介绍到这里。据悉,集萃药康为助力过敏性疾病多发人群,研发了过敏性疾病系列小鼠模型,为此类疾病新药研发赋能。若用户对上述模型还有其他方面的疑问,可以通过集萃药康的官网来进一步咨询了解。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