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能源格局深度调整的当下,储能技术已经成为平衡电力供需、推动新能源高效利用的关键支撑,其重要性不言而喻。传统储能系统在应对复杂多变的能源场景时,常面临安全隐患、效率瓶颈以及成本居高不下等难题。而AI技术凭借其强大的数据分析、智能决策和预测能力,为储能产业转型升级提供了全新路径,二者的融合成为行业突破发展瓶颈的必然选择。 从提升安全性角度看,储能电站电芯数量庞大,数据运算复杂,传统管控系统多为事后处理,而 AI技术的加入能前置预判,在电芯异常时实现秒级反应,瞬间切断风险,保障电池系统健康稳定运行。在优化系统效率方面,从仿真设计时大幅缩短电池热失控模拟计算时间,到系统设计中动态生成最优电池模组排列方案,再到项目规划里精准优化电站选址与容量配置,AI贯穿储能全流程,有效提升了储能系统的能量密度、空间利用率和投资回报率。此外,AI 还能辅助制定科学的充放电策略,基于全局峰谷优化充放电时段,为用户提升收益,另外在大模型的助力下,智能化运维平台不断涌现,进一步推动储能产业向数智化迈进。 果下科技作为中国储能行业领先的基于平台技术及AI驱动的可再生能源解决方案及产品提供商之一,专注于研发并向终端用户提供储能系统解决方案及产品,其储能系统解决方案和产品能覆盖电力侧、大电网侧、工商业及住宅等多种应用场景,适用于中国市场及海外市场。果下科技围绕“AI+储能”战略,打造了储能生态产品的全栈技术体系,形成了从设备级控制到系统级优化的完整能力闭环,持续推动储能系统向智能化、平台化、柔性化方向演进。如今面对企业发展需求,行业变化趋势,果下科技迈出了关键一步 —— 于 2025年4月正式向港交所递交上市申请。 果下科技IPO成立于2019 年,初期公司主要以欧洲户用储能市场为主战场,并以优质产品和营销策略打开局面,到2022 年欧洲户用市场收入占比已超70%。在取得巨大成功之后,果下科技并未固步自封,面对行业趋势变化,敏锐捕捉到国内大型储能领域的机遇,快速拓展相关市场。从 2022 年到 2024 年,公司营收从 1.42 亿元飙升至 10.26 亿元,大型储能系统收入占比从 12.2% 跃升至 76.6%,成为推动增长的核心力量,果下科技也成长为全球第八大中国储能系统供应商。 果下科技深知拥抱先进技术,紧跟科技发展,坚持科技创新是立足行业的根本,其积极投身于先进AI技术与储能产品的融合研发,围绕全球储能市场需求, 打造了以 Safe ESS 与 HANCHU iESS 为核心的双平台服务体系, 全面赋能储能系统的智能化管理与全球化运维。 Safe ESS 平台聚焦于大型储能与工商业储能场景, 融合边缘计算 、 云端协同与AI算法, 构建起 “ 端-边-云 ”一体化智能架构 。 平台具备高效 、 低延迟 的数据处理能力, 支持状态感知 、 故障预测 、 远程控制 、 策略管理等功能, 为系统稳定运行与电网友好互动提供强有力支撑。 HANCHU iESS 平台则定位于家庭储能与分布式场景, 基于物联网技术与AI驱动的智能算法, 实现设备全生命周期的可视化管理与智能化运维 。 用户 可通过网页端与移动端应用随时访问平台, 实现对系统的实时监控 、 远程调度 、 智能诊断与能效优化, 获得无缝 、 便捷的数字化体验。 如今,伴随全球储能市场的蓬勃发展,果下科技凭借前期积累与技术创新,赴港IPO后的果下科技有望借助资本力量,实现企业的再次跃升。招股书显示,果下科技拟将融得资金重点用于提升研发能力以加强其在储能领域的技术领导力,以及建设海外运营及服务网络以支持国际化增长策略。具体包括采购AI软硬件、招募研发人员、加强知识产权保护等,以提升公司AI研发能力,同时在欧洲及非洲建立基础设施,完善全球服务网络。 果下科技的赴港上市之路,既是其自身发展的需要,也是储能行业激烈竞争下的必然选择。面对毛利率下滑和市场竞争加剧的挑战,果下科技凭借敏锐的市场洞察力、技术创新和灵活的市场策略,成功实现了从户储到大储的转型。此次IPO若能成功,果下科技将借助资本的力量,进一步巩固其在“AI+储能”领域的领先地位,实现数字能源方面的再次超越。在全球能源结构转型的大背景下,果下科技的未来值得期待。
|